跨界太极学术 | 赵稀方:从《香港文学》看香港文学(八)
从《香港文学》看香港文学(八)
赵稀方,《从<香港文学>看香港文学(八)》,《大公报》2019年4月21日
赵稀方
赵稀方:博士,教授,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、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,著有《后殖民理论》、《翻译现代性》、《理论与历史》等著作。剑桥大学、哈佛大学访问学人,波兰罗兹大学,台湾成功大学、东华大学等校客座教授。
如果说五六十年代港人主要去台湾、东南亚,那么80年代,香港则涌现出移居北美的热潮,其中最热的国家是加拿大。我们所熟悉的香港作家,如戴天、也斯、吴煦斌、黄国彬、梁锡华、胡菊人、亦舒、阿浓、杜渐、颜纯钩、陈浩泉等等,就变成了加拿大籍,似乎是把香港文坛的一半都搬去了,只不过其中的不少人如也斯、戴天、黄国彬、颜纯钩等其实主要还是呆在香港,这样他们其实变成了双重身份。在加拿大的香港作家太多,这里介绍一下早年去加拿大,并创立了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的卢因,及后来四任副会长陈浩泉。
卢因(1935-),原名卢昭灵,生于香港,英文书院毕业。他是50年代《文艺新潮》的主要作家之一,曾以小说《私生子》获得“文艺新潮小说奖金短篇小说入选作品”第二名。1973年,卢因移民加拿大,但他仍然关注香港,《香港文学》创刊号,他就发表了小说《弹筑》。到了第2期上,他以卢昭灵之名发表了《加拿大华人文学的过去与未来》,表现了他对加拿大华文文学的关注。1987年,他和梁丽芳成立了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,成为创会会长,次年,《香港文学》还出现了《访卢因谈“加华作协”》(42)。卢因后来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了一些小说和回忆文章,但他的创作应该已经过了高峰期。
陈浩泉
陈浩泉(1949-),福建南安人,1962年大学毕业来港,在左翼报刊任职。1973年出版的诗集《日历纸上的诗行》,是他的第一部著作。在长篇小说上,他自已较为喜欢《香港狂人》(1983)和《香港九七》(1990)等。1992年,陈浩泉移民温哥华,并成为加华作协的四任会长,与卢因来往密切。陈浩泉在《香港文学》上发表的作品,以诗歌居多,如《夜景》(21)、《悼绿》(26)、《望夫山》(29)等。2012年4月,《香港文学》刊载了“陈浩泉专辑”。
去美国的港人也不少,不过情况有所不同。五六十年代,不少香港年轻人去美国留学,有的回来了,有的就留在了美国,其中颇多著名学者,如余英时、叶维廉、刘绍铭、郑树森、张错等。常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作品的香港美裔作家有:
叶维廉
叶维廉(1937-),1955年他去台大,后去美国,1967年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,留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,从此扎根美国。1985年《香港文学》创刊后,叶维廉在创刊号上发表了《闲话散文的艺术》,当年又发表了诗歌《布达佩斯的故事》(4)、《北京的晚虹》(9)等。2001年冬天,澳门大学举办 “叶维廉与汉语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”,叶维廉与昆南和王无邪“三剑客”重聚,《香港文学》为此专门做了一个专辑。
柯振中(1945-),幼年随父母移居香港,1972赴美。赴美之前,柯振中是60、70年代香港活跃作家。他最早的两部作品,是16岁刊于1961年香港《青年乐园》的《悲惨世界》和《地板》。1962年,他获《星岛日报》学生征文小说首奖。60年代以来在《工商日报》《星岛日报》《中国学生周报》《当代文艺》《海光杂志》等报刊上发表作品,出版长篇小说《爱在虚无飘渺间》(1967)、《心灵的医院》(1968),短篇小说集《月亮的性格》(1967)、《在原来的地方》(1972)、《龙伤——港人素颜》(1990)等。柯振中创作生命力很旺盛,《香港文学》创刊后,他继续发表了《背角》(42)、《白虎》(63)等小说,故事发生的地点仍然还是香港。
鸥外鸥(1912-1995)的情况稍有特殊,他早年在香港、后来回内地、晚年又去了美国。鸥外鸥自小在香港就读,主要在港粤一带从事文学活动。抗战后回到香港,转向左翼,编《诗群众》,加入《中国诗坛》,发表了《狭窄的研究》、《和平的础石》等表现香港的诗。1944年,鸥外鸥出版《鸥外诗集》,收录1931-1943年间诗作,其中“香港的照相册”和“桂林的裸体画”两个系列的组诗较为突出。鸥外鸥的诗整体属于左翼,但自成一体,被称为“未来派”和“反抒情诗派”。鸥外鸥晚年到美国,不过继续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作品,他的诗歌近年来重新引起诗歌界的关注,被称为“文学史上的失踪者”。
当然,《香港文学》并不仅仅发表来自香港的北美华裔作家的作品,还有很多著名美裔华人作家的名字出现在《香港文学》上。来自加拿大华文作家有洛夫、痖弦、张翎、陈谦等,来自美国的华人作家有陈若曦、王鼎钧、刘荒田、严歌苓等,他们都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作品,很多人都有专辑出现。
在世界华文文学中,欧洲华人作家数量较少,不过却有几位来自香港的作家。林湄是荷兰华文作家,蓬草、绿骑士和黎翠华是法国华文作家。
林湄
林湄(1945-)出生福建泉州,1973年从上海移居香港,1990年移居荷兰,属于二度移民。林湄从内地到香港后,先任职记者,采访了如钱钟书等大量的文化名人。她同时开始写作,1986年她出版了散文小说集《诱惑》,1990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《泪洒苦行路》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。到荷兰后,林湄于1991年创办了荷比卢三国华人写作会,并出任会长。2013年的“欧华文学会”,就是在此基础上成立的。2005年10月,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她的50万字长篇小说《天望》。林湄到荷兰以后,一直和香港保持联系,她为香港《文汇报》写了10年的专栏,在《香港文学》也一直发表小说,如《墓》(114)、《辫子》(124)、《湖鱼》(126)、《孤独者》(148)、《我的笨拙哥哥》(153)等。
蓬草(1946-),自小就读英文书院,投稿《中国学生周报》学生版,受到编辑吴平鼓励,走上文学道路。1975年,她赴法国巴黎留学,先后就读巴黎大学和国立高等翻译学院。蓬草登上《香港文学》较晚,作品有《我家之街道》(195)、《就这样子》(200)、《调景岭》(204)、《邻居》(206)、《园中》(219)、《深底处》(243)、《风景》(252)等。《香港文学》在2010年第11期给她做了一个专辑,并由卢玮銮亲自对她做了一个采访。
绿骑士(1948-),1969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,1973年赴巴黎,就读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。她的作品开始由素叶出版,出版过《绿骑士之歌》(1978)、《石梦》(1996)、《哑筝之醒》(2002)等。她在《香港文学》上发表的小说有:《忘河水仙》(242)、《诗葡萄》(272)、《巴黎梧桐人》(281)、《红尘捕影人》(315)等。《香港文学》在2011年第3期给她做了一个“专辑”。
黎翠华(1958-),成长于筲箕湾,后去法国学画画。移居法国,但多来往于法国和香港之间。1987年,小说《游民》获香港“中文文学创作奖”小说组首奖。1988年获得台湾《中央日报》小说佳作奖。黎翠华登上《香港文学》较早,在创刊号就发表了散文《山水遥遥》,其后又发表了为数不少的作品,贯穿了《香港文学》的始终。《香港文学》在2010年第10期,给黎翠华做了一个专辑。
有趣的是,《香港文学》上刊载这三个人的专辑,时间挨得很近,并且其中有不少互评,如蓬草写绿骑士的《街道和花》,绿骑士写蓬草的《蓬草的森林》,黎海华写蓬草的《蓬草理想国的森林》等。作家之间显然是相互熟悉的,《香港文学》大概也希望打造一个香港的“法国作家群”。
《香港文学》在1995年和2006年组织过两次澳大利亚华文文学专辑(127)、(261),露面的作家数量颇为不少,然而出名的不多,最著名的当数来自香港的梁羽生。
梁羽生
梁羽生(1924-2009),出生于广西蒙山,1949年来港,在左翼报刊工作。1954年,梁羽生就在《新晚报》上连载《龙虎斗京华》,成为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。1987年,梁羽生赴澳洲定居。梁羽生对澳华文学很重视,亲自撰写了《澳大利亚的中国移民文学》,发表于《香港文学》2006年第9期上。香港也没有忘记梁羽生,浸会大学于2001年邀请他来港讲座,并召开过一个“梁羽生讲武论侠会”。《香港文学》也特地做了一个“梁羽生回望”专辑(207),并发表了他的演讲稿,题为《早期的新派武侠小说》。
由香港去澳大利亚的作家,还有一个人值得一提,那就是杨明显。杨明显(1938-)也是1975从内地移居香港的,后又在90年代移居澳大利亚。她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《姚大妈》,获得香港“中文文学奖”小说组冠军。《香港文学》创刊后,杨明显发表了不少小说作品,从1995年第6期《灵冢》的时候,她的名字前面冠上了“澳洲雪梨”。杨明显到澳洲以后,曾担任澳华作协新州分会首任会长。
除台湾、东南亚、北美、欧洲、澳洲几大块以外,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作品的华人作家还有来自于澳门、日本、南美等各地区的华人作家,地域相当广泛。
海外华文文学,从前被视为中国文学的边缘,其实不然,在“华语语系文学”的视野中,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前沿的中文文学形态,显示西方冲击/中国回应的最新文学形态。香港原是英国殖民统治地区,外来文化主要体现为盎格鲁萨克森文化,海外华文文学带来了世界各地文化,增加了移民文学的特质,便得香港文学的文化混合更加繁复,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交错形态。
香港回归后,有人认为它已经成为中国内地的城市之一,成为省籍文学,重要性下降。其实不然,香港文学作为一个独特文化空间的价值所在,是中国内地文学所无法替代的,也是它对于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总编:凌逾
责编:谢慧清
往期精彩:
【跨界太极】 第1191期
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
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